「紀錄」的背後-金鐘導演劉嵩經驗談

【記者 吳震威/報導】近來台灣掀起一股紀錄片風潮,無論是記錄罕病家庭的《一首搖滾上月球》、討論台灣生態環保的《看見台灣》,甚至是近期上映關乎流浪動物的《十二夜》等,都引發民眾廣大的迴響與媒體效應。這些紀錄片真實呈現這塊土地上的人文、生態故事,相較於商業電影,更容易能與觀眾的生活產生連結,最新應邀到台大新研所演講的金鐘獎導演劉嵩也說,這樣成功的連結,是透過影像工作者的努力才能展現出來的。



    「好的影像是『走』出來的!」   

        拍攝過許多自然生態議題的金鐘導演劉嵩表示,一部觸動人心的紀錄片,是靠著工作者實際走一遭才能真實感受的。以他在新研所放映的作品《福爾摩沙的指環》為例,為了呈現台灣環境生態與人與自然間的互動關係,就是透過自己的雙腳,踏遍臺灣每個角落,才能真實呈現十四個人與自然的動人故事。

        然而,並非每次想拍攝就能夠如願。劉導演表示,為了拍攝蘭嶼的故事,工作團隊花了很長的準備期並依照計畫進行。結果老天不賞臉,去了卻碰上壞天氣,整個拍攝計畫只能延期。然而,延期是小事,可怕的是所有交通費頓時化為烏有。「很多拍片的人,都這樣把錢給燒光了。」劉嵩導演笑著回應。

    「好的影像是『等』出來的!」

        紀錄片裡常會看到許多天空雲彩的變幻,或是春夏秋冬的美麗景色等,它們在影片上或許只出現的時間,也許不到一分鐘,甚至更短。實際上工作者卻必需花一天,甚至一年的拍攝時間,才能得到這樣的畫面。劉嵩導演表示,工作者必須謙卑的面對自己的工作、親身的去體會,才能夠挖掘一個個動人、好看的故事。在一段宜蘭的故事中,就為了能將農夫從翻土、插秧一直到收成的過程,作真實的呈現,就決然的把拍攝時間拉長到整個種植過程,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在影像中完整呈現出自然與人的美好互動。

    「形隨機能而生,影片有內容,比用什麼形式、技術重要。」

        劉嵩導演,「形隨機能而生,影片有內容,比用什麼形式、技術重要。」拍攝一部影片,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講好一個故事,劉嵩導演表示。從前製作業開始就不是件簡單的事。工作者必須對提出企劃之主題做足功課,進行採訪、預訪、勘景等,才能從中挑選出故事內容、畫面豐富的主題進行實際拍攝過程。不過,對工作者而言真正開始說故事,則是從後製開始。「這是最艱困、壓力最大的時候。」劉嵩導演表示。

    「走得越遠,離家愈近」
   
        拍攝影片是件辛苦的事,但卻也能讓自己重新認識自己。劉嵩導演說,拍攝紀錄片最大的好處,就是能夠帶著他到不同的地方、遇到不同的人。然而,當你離開家鄉越遠,反而更能感受到家鄉的一切,這就所謂「走得越遠,離家愈近」。也因此,無論走到哪裡拍攝,對於台灣的情感是更加濃郁的。也因此,對於導演來說,臺灣是最好的居住地,甚至是最好的拍攝主題。

   「紀錄片只是一種看世界的角度」

       儘管拍攝過這麼多紀錄片、甚至有過獎項的肯定。但對導演來說,仍有有失落與低潮,甚至想放棄轉行的時刻。然而,仔細思考過後,認為相較其他工作人員的辛苦,自己根本不算什麼, 因而繼續堅持著擔任導演的理想。導演也勉勵在座的新聞所學生,拍攝紀錄片並沒有什麼多遠大的目標與理想,其實就是透過影像認識與解釋你所看見的世界。只要擁有一種看世界的角度,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名好的紀錄片導演。

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再會。國道收費員

落山風吹拂下的獨特茶種 – 港口茶

成為您生命中的擺渡人 伴過低潮航向希望